故障及其處理
1. 印刷表面發白或者有霧狀。
產生的原因:刮刀太利、油墨太稀、印速過快、刮刀角度太斜(油墨印刷墨層太?。?、稀釋劑含有水分、印刷環境空氣濕度大,或者印刷油墨本身不良。由于印刷自干燥時,溶劑揮發會吸收周圍熱量,造成白霧化。
解決的方法是:應選擇適當的刮刀利度、油墨稀濃度、刮刀的角度、印刷速度和適當的干燥速度,或者降低空間濕度,或者調換油墨。
2. 油墨散開或針孔:
產生的原因:
a. 材料上有油脂保護層或雜質,或有蠟之類的東西,或被印物表面太光滑;
b. 油墨中混有水分,印刷油墨的性質不一樣,相互不溶和,油墨本身不良;
c. 油墨中加入了不同性質的溶劑;
d. 油墨太?。ㄓ湍珴庖矔霈F針孔)
解決的方法:
a. 對印刷材料表面進行處理;
b. 換性能優良的油墨,使用同性質的油墨;
c. 用同一性質的溶劑;
d. 加濃油墨或添加流平劑,平坦消泡劑等。
3. 印刷表面不夠光亮平整。
產生的原因:
a. 油墨太濃;
b. 用了啞光油墨,油墨中加入了太多的添加劑(消泡劑);
c. 印刷墨層不夠飽滿;
d. 刮刀太斜或太鋒利;
e. 印刷速度不易太快。
解決的方法:
a. 調稀油墨;
b. 改用亮光油墨;
c. 磨頓刮刀或調整刮刀角度(調直刮刀)
d. 盡量少加添加劑或不加。
e. 印刷速度稍調慢
4. 印刷后,出現拉絲,起毛邊。
產生的原因:
a) 油墨太濃;
b) 印速過快;
c) 材料有靜電或空氣比較干燥;
d) 油墨所用樹脂與溶劑配合不當所造成。
解決的方法:
a) 調稀油墨;
b) 減小印速;
c) 消除材料靜電,保持空氣相對濕度為60°左右;
d) 更換性能優良的油墨。
5. 圖案模糊不清,不清晰。
產生的原因:
a) 油墨太濃;
b) 版距太高;
c) 刮刀壓力和回墨刀壓力過大;
d) 刮刀太鈍。
解決的方法:
a) 把油墨加濃;
b) 版距調至3-5mm;
c) 減輕壓力,回墨刀壓力以剛好頂到網版為好,刮墨刀壓力以剛好印出為止;
d) 磨研膠刮刀,使平直、鋒利。
6. 印刷時,干掉或塞網(堵版)。
產生的原因:
a) 油墨太濃;
b) 印刷中有風對著版面吹;
c) 印刷速度過快;
d) 油墨中加入了不當溶劑,使油墨凍結;
e) 刮刀太鈍;
f) 油墨細度不合格或帶雜質所造成。
解決的方法:
a) 調稀油墨;
b) 避免版面受風吹;
c) 減慢印刷速度;
d) 采用優良溶劑,使其與油墨配合;
e) 刮刀磨利;
f) 更換優良油墨。
7. 印刷時有印刷痕跡線(刀痕線)。
產生的原因:
a) 油墨中有沙?;螂s物;
b) 膠刮刀有缺口;
c) 回墨刀上有缺口,刮傷絲網,使印出圖案有刀線;
d) 網版本身就有刮傷。
解決的方法:
a) 更換油墨或過濾;
b) 換刮刀或把刮刀磨平;